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生物物理学学科开展本学期第一次研究生学术研讨会

添加时间:2025-09-14 编辑:田艳春 浏览次数:

  


 

我院生物物理学学科于9月13日上午9:00在理学院415室开展了本学期首次研究生学术研讨会。会上,博士研究生王云杰、牛晓玉,以及硕士研究生李燕就自己的科研工作以及近期参加的“第六届全国表观遗传信息学大会”的参会心得进行了汇报。生物物理学学科所有研究生和导师外参加了本次会议。

首先,王云杰同学以“PLK1基因与相关免疫调节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预后及表达调控”为题作了汇报。针对肝细胞癌发病率高、预后差且治疗手段有限的临床痛点,系统梳理了核心基因筛选的关键流程,详细阐释了免疫微环境的分析方法,并重点展示了风险预后模型的构建与评估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结果深入解析了PLK1基因与模型中其他免疫调节基因的调控关系。

随后,牛晓玉同学以“基于混合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炎症因子结合区域”为题目进行了汇报。报告以炎症因子结合区域预测为核心导向,着重介绍试验的具体执行流程、混合神经网络模型的框架构建逻辑,同时针对研究所得的最终结果,开展了系统且细致的分析与解读。

最后,李燕同学以“组蛋白修饰通过可变剪接调控胚胎干细胞分化机制的研究”为题进行了汇报,对研究背景、目前已完成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提出了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在分别汇报了自己的科研工作进展后,三位同学又围绕近期参加的“第六届全国表观遗传信息学大会”的参会情况进行了简单的汇报。本次大会以“AI与表观遗传信息学深度融合”为主线,报告内容覆盖早期发育中的表观基因组建立、肿瘤单细胞与空间多组学整合、RNA修饰介导的等位基因表达重塑,以及国家级生物大数据资源与安全合规建设等。多位报告人展示了利用大模型与跨模态学习整合转录组、表观组、代谢组和临床表型的实践,突出了因果推断与可解释AI在关键靶点、病因与药物再定位中的价值等。此次参会为本学科在代谢性疾病与肿瘤研究中的多组学整合、生信管道优化与可解释AI分析等方面,提供了可复用的方法框架与本土化数据资源路径。

在认真听取三位同学的汇报后,与会导师从研究方法优化、数据分析深化、论文写作规范等多方面展开点评,既肯定了汇报中展现的创新点与阶段性成果,也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此次研讨不仅使三位同学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了更加清晰透彻的理解,并对后续研究方向有了更明确的规划,同时也开拓了其他同学的科研思路,推动了学科内部的合作交流。


 

 

 

 

上一条:《职海杨帆 简历先行》——理学院开展金牌简历辅导活动

下一条:数学与统计学系举办“教学创新与智慧课程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

关闭

版权所有 © 内蒙古农业大学理学院 邮箱:lxysdsf721@126.com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306号

邮编:010018
电话:0471-43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