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理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启了第五天的实践征程,理学院团委书记宋艳老师带队跟随出发。
清晨,实践队队长带领大家做早操。早操过后,实践队员们集体出发前往明长城遗址。清水河段明长城是明代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与山西省偏关县、朔州市平鲁区接壤,全长约150公里。该段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现存墙体、敌楼、烽火台等遗迹,是明代军事防御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 在军事防御、边疆经济开发与民族文化交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回七公里多的路程,对于实践队员,每一步都充满惊喜与震撼。
随后同学们手持排笔、颜料,认真地为明长城遗址上斑驳的字迹描红。他们或踮脚或蹲下,专注的眼神紧盯着笔画的走势,小心翼翼地填充色彩。同学们亲手触摸古老城墙,感受历史温度,增强了文化认同感。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与责任感,深刻体会到文化遗产保护的不易,从而自发树立传承意识,将对长城的敬畏之情,转化为守护文明根脉的行动自觉,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实现了对传统文化认知与践行的双重升华。





